七德Janet同学USC EA实录 | 用14年沉淀一份热爱,用3年讲好一个故事
无标化,EA脆录南加大,今天让我们跟随国风舞者Janet的视角,一同体会那份源于心底的热爱,看她如何从迷茫走向明晰,从泛泛而行到寻得所爱的过程。
Profile
Janet
高中:七宝德怀特
EA:USC
录取专业:传媒
一路探索,寻得自己所爱
传媒并不是我最初的First Choice,在九、十年级时,我甚至不知道传媒专业是学什么的。当时我对各类专业都不是很了解,爸妈希望我考商科,我自己也受家庭的影响对商科关注的更多,但关于商科具体有哪些专业,适不适合自己,我其实没有考虑的这么深,觉得商科是万精油专业,总归不会错。
于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对活动和竞赛没有特别有目标性的计划,基本上是别的同学做什么,学校有什么资源,我就去参加就去做。

直到我10年级上学期结束,学校Counselor提醒我,我做的事太泛泛了。那时候我很难过,自己明明一直很努力很积极,但好像并没有指向一个好结果,而且11年级时间已经很紧张了。这时候我就开始很认真地思考接下去自己该干什么…
10升11年级的暑假,我见了很多老师。
我从小就在学习中国舞,我也确定这个特长是我申请的最大亮点。基本上我见过的老师都以舞蹈特色为出发点,再结合我想申请商科的目标,给我建议艺术管理相关的专业。
我见的最后一个老师是子凌老师,她给了我一个完全不同的建议,她说,舞蹈对你来说确实很重要,但它不能是全部。有特长的人有很多,怎么才能让招生官看到你更深层的独特之处?

我也向子凌老师表达了自己对中国文化现状的担忧,我们这代人受日韩文化影响很大,中国传统艺术和文化的传播方式和内容似乎与我们学生的日常生活有些脱节,如果不是有专业背景,普通学生很少有途径深入了解并发现国风真正的魅力。
子凌老师听完我的经历和想法后,建议我可以不用把目标聚焦在传统的商科,试着了解一下传媒专业,这与我对于传统文化传播的理解和兴趣十分契合。针对我想创办国风舞社的计划,子凌老师让我格局打开,别让舞蹈困住我,中国舞可以作为社团的一个点,将国风作为社团的大主题,将来开展更多元化的活动。
她的建议让我耳目一新,于是我开始有意识地了解传媒专业。我发现,传媒不仅与我的性格和兴趣相契合,而且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很多。传媒专业中有很多与商科交叉的领域,例如:市场营销、公关策划等…,这其实也和我父母期待的商科有很强的关联性,再考虑到我未来可能的职业规划,也有选择double major机会。
我终于在11年级,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并且应该做的事。
这个方法很有效,后来我们社团成功策划了多次活动,比如,古法口红DIY、漆扇手作等,打破了大家认为的“国风=老土”的刻板印象,我们也逐渐成为了校内很受关注的特色社团。

虽然国风社成立的时间不长,但我们社团通过这些活动和演出,向同学们和老师们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专业探索初期,子凌老师帮我找了 USC 的线上的digital marketing课程,让我基本对数字传播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在后期,根据我在IB戏剧上的卓越表现和强烈兴趣,她又推荐了我一位专业的戏曲老师,在老师的专业指导下,我独立完成了一份从传播学角度探讨传统戏曲如何在年轻群体中再流行的research paper。
我本身就是个很J的人,所以不止是申请阶段,前期做活动我也是奉行“先做起来再说”的方式,我觉得开始做已经成功一半了,真的遇到问题了再见招拆招。从结果来看,我很感谢自己执行力这么强。


想对学弟学妹说:
最后一点就是,拥抱自己的“不完美”。未提交的标化成绩、9-10年级没有很好的规划…这些都是我觉得自己申请过程中不够完美的地方,但我没有过分纠结自己的这些“不完美”,而是尽力去做那些接下去可以做到的做好的事。不只是申请这件事,我在遇到困难或者低谷的时候,其实也是报以这样的心态和处理方式。
最后希望大家日日是好日,事事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