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links

诺科Wannie同学UVa ED实录 | 发自内心做的事,都会留给我们非凡的意义

益博陪伴着Wannie度过了整个高中时光,导师们见证了这位积极上进的女孩从对未来的懵懂迷茫到确定目标后的坚定努力。ED上岸UVa,导师们不仅为她实现梦想感到高兴,更为她的努力终收获回报感到欣慰。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她这一路是怎样走来的。

Profile

高中

上海诺科学校

ED录取 

弗吉尼亚大学

录取专业 

Human Biology

01

回顾申请之路

Q:为什么选择Human Biology专业?

Human Biology确实没那么大众,其实我一开始根本不知道这个专业。

 

在9年级时,我对各种专业是完全没概念的。自己比较明显的优势就是生物成绩比较好,基于这个大前提,导师就带我围绕生物学为中心,再交叉其他各类学科开始探索,比如给了我相关学科的学习资源,带我详细了解了各种生物相关专业到底学什么等等…这个过程中我也在进行各种尝试,试试看自己是不是喜欢做实验?对理论更感兴趣还是对实践更感兴趣?

 

然后我发现相比理论研究其实我更喜欢做些应用实践的事,再综合我擅长的学科,像心理学、生物学,以及我的个人特点,有奉献精神、社会责任感、共情能力比较强等等…最后我们达成共识,先以公共健康大类作为专业目标。

 

Q:可以分享一下主线活动吗?
确定了专业之后,我的活动方向就更明确了,我自己会主动留意身边有没有机会。

 

我第一个和公共健康相关的活动是从医务室志愿者开始的,也是我做的时间最长的一个活动

 

大多数同学对医务室的理解应该就是不舒服了去治疗修养,起初我也是,但我们医务老师很好,在治疗的同时会和我们聊聊天,除了治疗我们身体上的不适,也关心我们的情绪和心理,在这个基础上,我觉得医务室也可以成为一个同学们的避风港,可以开展更多关怀学生的活动,于是我就加入了医务室志愿者的队伍。

 

成为志愿者之后,我发现医务室的工作内容其实很丰富,比如定期在校内开展健康宣传工作,在运动会等学校活动中提供医疗支持等等…在这些基础工作之外,我会主动在校外参加一些培训和社会实践,然后提炼出其中一些大家需要了解的,或是平时能够直接用的知识,以讲座、宣传材料等形式,教给同学和老师。比如,我自己在校外考了救生员证书,然后将学到的CPR方法、AED如何使用等知识普及到校内。

 

医务室老师也是通过这些事看到了我的认真,以及对医疗服务的工作十分投入,就推荐了我去做儿童医院的志愿者。在医院做志愿者更为复杂,我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病患和家属,而且又是在儿童医院,经常需要与焦虑的家长和表达不清的孩子沟通,一方面我会帮助并引导他们完成就医流程,还有很多情况下我也需要安抚他们的情绪,这段真正的社会实践经历也让我亲临一线,让我对健康类专业的现实意义有了更多思考。

 

Q:申请过程中比较难忘的事
我想分享一下在文书写作阶段的经历。在头脑风暴的过程中,我提出过很多零零碎碎的想法,但是却很难把经历,挫折,成长联系成一条新颖的故事线。龙老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我最大的帮助,就是耐心倾听并认真记录我每一个想法。帮助我理清思绪,从琐碎的感悟和事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文书故事。

 

起初,我想讲述关于选择性缄默症的故事,因为这个经历对我是特别的。但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龙老师指出,这个题材虽然很特别,但呈现出的故事其实不太能将我的特点优势完全展现。在面对众多杂乱的想法时,我迟迟难以开始行动。龙老师建议我可以从一个校内活动入手–年书主编。

 

初升高进入诺科后,对我来说是进入了个新环境,我原本其实是个比较社恐的人,主动外向的同学能够更快更好的适应新环境,但对我来说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很幸运,因为我写作、审美都还不错,顺利加入了学校年书社,也在其中担任了重要的编辑工作,慢慢的我通过编撰学校年书,不仅融入新的校园环境和文化,也很好的发挥了自己的优势为学校作出贡献。

修改文书主题给我带来的启发很大,老师一开始就从整体角度出发,从全局来看什么样的文书最能展现我的个性,包括到底怎样去展现我的特点更能打动招生官,这是我以前没考虑到的,也通过这件事,让我意识到了很多事并非一定要追求独特,不要陷入自己的“优势陷阱”,而是要有全局观,从多方面思考理性评估什么对于自己是最有利的最好的。

 

Q:益博对你的最大的帮助
在申请方面,益博从一开始就帮我规划的很清晰,首先就为我做了很全面的专业探索计划,除了推荐了我竞赛和活动,也给了我很多学习资源,以及专业学习和规划活动的方法。因为目标明确,后续我也没走什么弯路。

 

我的申请导师Linda老师除了在申请方面为我规划的很清晰也在我有时候焦虑或者迷茫的时候给了我很多安慰,也会帮我一起想办法怎么度过难关。还有就是之前提到的文书老师龙老师,他的专业度很让人值得信赖,龙老师非常擅于挖掘学生的优势,有些地方我不知道怎么去讲,他都能get到,教我用什么方式表达最好,龙老师不仅是在申请文书的写作上给了我很大帮助,在写作方法和思考问题的角度上也教会了我很多。

 

还有一点我也想提,我来益博比较早,当时我正在高中选校阶段,也很迷茫,其实,益博第一件帮到我的事就是推荐了我诺科。

 

诺科的氛围和环境都很好,我遇到的老师也都很负责很nice,除了校内课程,我们学校还会提供很多额外的AP补习,像SAT、托福也有辅导,我初中同学他们说在他们学校这种补习机会很少,所以我觉得学习资源这方面诺科做的很完善,我的标化考试和竞赛其实都没花钱在外面培训。除了学业上的支持,像活动啊、实践机会啊什么的,学校都会给我们提供机会,我觉得诺科不是一个卷成绩的地方,是一个只要学生自己愿意上进的话,学校和老师都会全力帮助你的,非常supportive的环境。

 

02
成长与反思

 

Q: 印象深刻、收获最大的活动
我的活动并不是都围绕专业的,除了刚才提到的几个健康医学方面的主线活动,还有一些我觉得挺特别的。

 

有一个活动是我自己做的“小生意”:

 

我经常会在小红书上买一些卡套之类的小工艺品,然后我发现这些小工艺品其实制作也不困难,而且成本很低,简单加工后就能卖几十甚至上百。因为我本身动手能力也很强,于是在假期,我就在小红书上自己开了一家小店卖自己做的工艺品,比较特别的是,我自己就是个“资深玩家”,所以我更能够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思考,我更喜欢什么样的商家,所以我的生意更走心更人性化。

 

一方面,每件商品都是我花心思的作品,并且,在商品说明上,我会把每件作品的材料零件、成本人工、制作过程等都全部公开展示,主打一个真诚,价格也是同类店铺里比较公道的,慢慢的就收获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同好,口碑也积攒起来了,实际的业绩也很不错。

 

开店的那段时间我基本上自给自足,没有要爸妈给的零花钱。这是我第一次,也是比较成功的在商业领域的尝试,我觉得特别有意思。

 

也是通过一些看似和专业毫不相关的活动,让我的形象更立体鲜活,展现更真实的我。所以这些活动除了丰富了我的申请材料,对我自己而言也是一段段意义非凡的经历,通过这些事情我收获了很多。

 

 

Q:再回看自己的高中生活,有没有什么后悔的事?或后悔没做的事?
在竞赛方面有两件事我觉得有些后悔,一个是2021年的HOSA,我第一次考其实没做好很充分的准备,然后有点自欺欺人,心想反正是第一次,就当试试看,其实是白白浪费了时间和报名费,所以我自己反思过,计划好的事情就全力以赴做好,不要为自己的摆烂找理由开脱。

 

还有一个是BrainBee的竞赛,我当时太过功利了,模考几次之后发现好像我当时的程度拿不到好名次,要再花时间精力去补,不仅时间精力投入很多,也不一定能拿到金奖,当时觉得性价比不高,就没去,但其实我自己是喜欢的,这算是违背初心的一个决定,虽然对录取可能没太大影响,但对我自己来说是一件未完成的事。

 

03
给学弟学妹的建议

 

首先,我觉得留学是很个性化的一件事,不要人云亦云,别人都去做了我也去。我曾经因为没有高含金量的夏校经历很焦虑,但从结果来看,没参加夏校并不是什么硬伤,所以大家也可以考虑一下,有些夏校真的是必要的吗,还是其他人都有我也要有,买个心理安慰? 

第二个是在申请前,School research一定要好好做,选校不要只看排名。School Research做的深入,可以让我们的申请材料准备、文书写作等等方面更好的发挥自己优势。

 

还有活动方面,我们不要很功利,活动也不一定要局限在专业上,多多尝试。这样我们才是个完整立体的人,招生官才能从不同角度真正了解到我们的个性、特点和优势。

 

最后一点:要主动!我们要主动去找身边的学习资源和方法,找网课、笔记、历届考题等等…活动也要自己主动去发现身边的问题,去思考解决的方法。我觉得要出国留学,“主动性”也是我们需要具备的关键特质。

 

-END-